2011年6月8日星期三

關於荷蘭人的姓氏來源(轉自網上)


一個人有名有姓似乎是最自然不過的事。在中國,陌生人第一次相見時最常問的就是“尊姓大名”。中華姓氏歷史悠久,百家姓源源幾千年,不管姓什麼的人都很珍惜自己的姓。傳統上在外地出生的人要歸鄉歸宗認祖。如果有人說不知道自己姓什麼,一定會引為笑談。 如果300年前你在荷蘭碰到陌生人問“尊姓大名”,對方一定會吃驚地瞪大眼睛,以為你是外星人,因為那時的荷蘭人沒有姓來“尊”。荷蘭人堂堂皇皇有姓氏是在拿破崙征服荷蘭以後的事。法國人統治荷蘭後覺得荷蘭人由於沒有姓,重名的又多,在戶籍管理上極為不便,徵兵、征夫也容易引起混亂。於是乎,法國統治者要荷蘭紅毛們限期報上姓來,報不上來者由典籍官隨意安上一個,這也就有了荷蘭五花八門、雅俗兼有的姓氏。 大體說來,荷蘭的姓氏可歸納為:職業、居住地、本人特徵、父名及其他共五類。當時人們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,加上對姓氏這新鮮事也不那麼嚴肅,於是在選擇什麼作姓時頗有隨手拈來,或觸景生情的味道。



以職業為姓的很多,比如:Bakker—麵包師,de Boer—農民,Schoenmaker—鞋匠,Hoedemaker—製帽人,Visser—漁民,Van der Kuip—篾匠,Van Bruier—釀酒師,Bosman—伐木工,等等。因為在荷蘭當時工業不發達,製作麵包大概是很大的行業,每個村鎮都有麵包房,所以當你翻電話號碼本時,就會看到Bakker是一個大姓。筆者的一位同事姓Tempelmen,這是一個有來歷的姓。在當時荷蘭沒有宗教自由,傳教是地下活動,地點往往選在某位傳教人家裡,作東的人就稱為Tempelmen,後來人們把它用來作為姓氏。以居住地以及居住地的地理狀況作姓也是很普遍的。來自Weert的人就姓van Weert(van為從那裡來的意思);來自Rosmalen的人就姓van Rosmalen;住在小溪邊的人姓Beek(小溪);住在堤壩邊的姓van Dam(壩)或van Dijk(堤);住在某角落的人就姓van Hoek(角落);在小山坡居住的姓van der Berg(小山包)。



荷蘭最大的姓氏是de Vries。 Vriesland(現稱Friesland)號稱為荷蘭的少數民族地區,那裡有完全不同於荷蘭語的語言,那裡出來的人都以是Vriesian(福利士蘭人)為自豪,無怪乎那時那麼多的人取de Vries為姓。

以外貌、性格等特徵為姓也是較常見的一種。如大塊頭姓Groot(大),小個子姓Klein(小),高個子姓Lange(長)。儘管他們的後代的尺寸早已發生了變化,但祖宗留下來的姓還是不能隨之改變的。根據人的皮膚顏色深淺,有姓白—de Wit,姓黑—Zwart,姓棕色—Bruin。還有以年紀為姓的,年輕的姓de Jong,年老的姓de Oude。可是電話號碼簿上姓de Jong的人較姓de Oude的多得多,可見人們非常喜歡年輕。

以父名為姓的較簡單,在父名後加上sen。如Peter的兒子姓Petersen,Jan的兒子姓Jansen。 Jansen為荷蘭的第二大姓,由此可想像當時名字叫Jan的非常多。

除上述四類較正規的姓外,荷蘭姓氏中有不少十分有趣。個中原因可能是有人性情詼諧,或被典籍官隨意安上,形形色色,令人捧腹。如van der Scheer(剪刀),Dik—大肚子(胖子),Kool—白菜,Schaap—綿羊。 Delft市醫院的一位醫生姓Pannenkoek(烙餅),這也許是因為他祖先登記時手上正拿著烙餅。給某人登記時聽見布穀鳥叫,此人就姓上Koekoek(布穀鳥),聽見鋼琴聲就姓Piano(鋼琴)。典籍官問某人想姓什麼,而那人若回答“從來沒有想過”,這人就姓Nooitgeoagt(從沒想過);當某人想不出姓什麼好而重重地嘆了口氣時,就姓Puffelen(重重嘆氣);某人登記時身上有鹹魚味就姓Pekelhagring(特鹹的魚)。也許當時場面還較歡快,導致有人姓Niemandsverdriet(沒有人傷心)。有人帶上嬰兒去登記,典籍官給安上姓Naaktgeboren(赤條條生下來)。



以此類推,雲達法的字面意思就是「來自於那個特區的」



雲佩斯的名字太亮了……
Robin Van Persie荷蘭語Persie的意思是兵工廠……
也就是……來自阿仙奴的robin……
N多年前他祖宗就想好要送他去阿仙奴???



話說史迪基倫堡這個姓氏是就「甚麼」的意思。

2011年6月7日星期二

激到萬曆生蝦咁跳嘅奏疏--《酒色財氣疏》

激到萬曆生蝦咁跳嘅奏疏--《酒色財氣疏》 膽大包天的作者:雒於仁

《酒箴》:耽彼麴櫱,昕夕不輟,心志內懵,威儀外缺。神禹疏儀,夏治興隆。進藥陛下,釀醑勿祟。
《色箴》:艷彼妖姬,寢興在側,啟寵納侮.爭妍誤國。成湯不邇,享有遐壽。進藥陛下,內嬖勿厚。
《財箴》:競彼鑼鐐,錙銖必盡,公帑稱盈,私家懸罄。武散鹿台,八百歸心;隋煬剝利,天命難湛。進藥陛下,貸賄勿侵。
《氣箴》:逞彼忿怒,恣雎任情,法尚操切,政戾公平。虞舜溫恭,和以致祥;秦皇暴戾,群怨孔彰。進藥陛下,舊怨勿藏。

皇上之恙,病在酒色財氣也。夫縱酒則潰胃,好色則耗精,貪財則亂神,尚氣則損肝。

以皇上八珍在御,宜思德將無醉也,何日飲不足,繼之長夜。甚則沉醉之後,持刀弄槍。
以皇上妃嬪在側,宜思戒之在色也。夫何幸十俊以開騙門,溺愛鄭氏,儲位應建而未建。其病在戀色者也。
以皇上富有四海,宜思慎乃撿德也。夫何取銀動至幾十萬兩,索潞綢動至幾千匹,略不知節。甚或拷索宦官,得銀則喜,無銀則怒而加杖。皇上無宜自解,何以信天下,而服沂之心耶!此其病在貪財也。
以皇上不怒而威畏,宜思有忿速懲也。夫何今日杖宮女,明日杖宦官,彼誠有罪,置以法律,責之逐之可也,不必杖之累百,而不計其數,竟使斃於杖下。此其病在尚氣也。
皇上誠嗜酒矣,何以禁臣下之宴會;皇上誠貪財矣,何以懲臣下之饕餮;皇上誠尚氣矣,何以勸臣下之和衷。